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边会并作主旨发言。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2021年,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与国外国家公园建立之初大多是无人区的特点不同,中国人口众多,自然保护地内大多有人口分布,特别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黄润秋举例称,在海南,通过实施人工林的退出改造、植被修复、空中廊道建设等,推动实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有效解决了长臂猿栖息地破碎化问题,种群数量已从2群7-9只恢复至5群36只。
与此同时,中国坚持系统观念,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黄润秋坦言,获得“地球卫士奖”的蚂蚁森林项目,已带动超过5.5亿人参与,累计种植和养护树木超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中国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相关机构统计,2016-202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益捐赠总额达17.57亿元人民币,带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北部的塞罕坝,三代人坚持植树造林,在茫茫荒原上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近年来,通过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边会上作主旨发言。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黄润秋说,在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产业与扶贫”“生态与生意”互促共赢的新路子。
通过多年努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新增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黄润秋说,“中国的这些实践和成效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完)
科技考古助力中华文明探源 ****** 二里头石钺装柄时的捆绑及防滑加工痕。邓聪供图 二里头植物考古的谷物。刘昶供图 二里头的绿松石微痕研究,放大后显示的磨痕。邓聪供图 核心阅读 农业经济的复杂化和生业技术的多样化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和推动了中原地区社会发展进程。 交通工具的发展,拓展了王国经略的地域范围,加强了内部的政治经济联系,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 外来物种、技术与知识等生产力要素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本土化之后,在中原地区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需要坚持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科技考古大有可为。“中华文明探源”第五阶段研究自2020年开始,将持续到2024年,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8个课题中,有4个以科技考古为主导。这些课题为研究牛河梁、良渚、石家河、陶寺、石峁、二里头等关键遗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等关键地域,距今5500—3500年间关键时段的文明起源与演进路径,提供了支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